中国首位、亚洲首位!赵心童夺世锦赛冠军,其姓名已被注册为商标
来源:
|
作者:law-唐邦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 7天前
|
59 次浏览
|
分享到:
赵心童夺世锦赛冠军,其已将姓名注册成商标
2025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国选手赵心童总比分18比12战胜马克・威廉姆斯夺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也是亚洲首位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创造了新的历史。
以“业余选手”身份参赛的赵心童,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从资格赛挺进决赛,29天的鏖战,换来了9局胜111场的傲人战绩,轰出了世锦赛夺冠最多局数的纪录。
8岁摸球杆,13岁单杆140分震惊中青赛,18岁成为职业选手,24岁成为首位“90后”三大赛(世锦赛、英锦赛和大师赛)冠军,世界排名飙升至第9位……“天才”标签的背后,是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参考郑钦文,赵心童的此次夺冠,其商业价值将迎来个人商业价值大爆发。
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赵心童”已被多方申请注册为商标,申请人包括某贸易公司、某科技公司等,国际分类包括41类-教育娱乐、33类-酒等,当前多数商标注册申请已被驳回,仅有1件申请在42类-设计研究上的“赵心童”被核准注册。
值得一提的是,曾有一名为赵心童的申请人在2022年5月申请注册2件“赵心童 ZHAOXINTONG”商标,国际分类为28类-健身器材、35类-广告销售,当前商标状态均已成功注册。
在体育界,运动员一旦在赛场上崭露头角,其姓名、肖像或昵称就容易成为商标抢注的目标。以东京奥运会为例,马龙、陈梦、全红婵等奥运冠军的姓名就曾被大量申请注册商标,就连全红婵的昵称“杏哥”也成了香饽饽,被大量抢注。
体育明星及其团队需要重视潜在的商标风险,主动采取保护措施。首先,应持续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信息,提前规划并搭建完善的商标保护体系,在自身商业价值未完全显现时就完成商标布局,避免错失最佳保护时机。同时,还需要建立常态化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商家借助 “名人效应” 搭便车的行为,防止运动员个人形象和声誉遭到不当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