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省电”是名称还是性能承诺?高管回应,小米曾申请巨有电商标
来源: | 作者:law-唐邦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 1天前 | 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小米“巨省电”空调,陷入舆论漩涡!

小米“巨省电”空调,陷入舆论漩涡!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质疑小米“巨省电”空调的宣传用语,指出“巨省电”实为产品系列名称,并非对省电性能的具体承诺,引发广泛关注。

针对争议,小米高管在受访时作出回应。他表示:“我们的产品系列不复杂,有巨省电系列,有健康风系列,还有上出风系列,每个产品的名称代表了它的产品定位,巨省电里面,国标EPF是5.0,我们一般会做到5.27,同时我们还做了AI的节能……”

此外,该高管也直言“某些友商颠倒是非,这种自乱阵脚的行为说明他们是真的急了。不过友商越急,小米越稳。”

网友对此看法不一。有支持者认为:“国标EPF是5.0,小米能做到5.27,叫‘巨省电’有何不可?”也有观点指出,“这类‘省电’命名在行业内实属常见,如美的‘酷省电’、海信‘易省电’、海尔‘净省电’等,不过是商家产品命名的常规操作。”

知识产权信息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曾于2021年申请注册“日常元素巨有电”“巨有电”商标,其中“日常元素巨有电”商标已获核准,而“巨有电”商标则被驳回。值得关注的是,小米并未申请注册“巨省电”商标,原因其实很简单:此类商标难以注册成功。

检索发现,多个品牌申请省电商标均被驳回。知识产权信息显示,美的、格力、奥克斯等多家知名家电品牌均曾尝试申请“特省电”、“巨省电”、“省电王”、“劲省电”等商标,目前商标多为无效或驳回待复审状态。

从行业角度看,当各大品牌纷纷以“×节能”“×省电”作为营销关键词时,“巨省电”的出现无疑是行业“内卷”的产物。企业为在竞争中获得关注,不得不采用更具冲击力的表达方式。然而,这种策略如同一把双刃剑,虽能吸引眼球,却也必然引发更严格的审视。

需注意的是,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商品的性能、功能等信息与实际不符,导致消费者对产品本质产生误解并影响购买决策,则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回过头看,“巨省电”争议所涉及的不仅是一个名称,更是商业宣传的尺度与底线。它提醒企业,在营销时必须守住底线,可以对产品优势进行一定程度的“艺术性夸张”,但需以不误导消费者为前提。同时也呼吁消费者,在纷繁的营销话术面前保持理性,多对比、多了解产品的实际性能参数,再做出购买决策。



    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