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馆使用预制菜是否应事先告知”“预制菜是否含有过量食品添加剂”“预制菜能否保证安全健康”……时下,有关“预制菜”的争议声音不绝于耳。
按照中烹协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2023年2月13日,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一号文件,在此背景下,预制菜产业一路高歌猛进、加速崛起,成为餐饮行业“新风口”,奔向千亿新蓝海。
预制菜背靠千亿级大市场,试问谁能不眼热。只不过,当有人还在原地观望时,有人已经先“出手”。
有网友爆料称,曾经的“核酸大王”张核子旗下新增农业公司,拟经营农业及预制菜相关业务。
经查,武汉核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登记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涉及谷物种植,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
知产信息显示,2023年8月7日,武汉核子农业申请“九谷益圣”的文字及图形商标,国际分类均为第30类-方便食品,指定使用在“方便米饭; 米; 米粉(粉状); 谷类制品; 米粉(条状)”等商品上。目前,该商标仍处于等待实质审查阶段。
据财联社报道,方便米饭、米粉、由米制成的冻干食品均可以被视为预制菜的一种。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核子农业在2023年8月同时在江西、湖北省招标(目前招标信息原文页面已删除),招标项目均为“功能性水稻品种研发及产品开发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拟开工时间为2023年8月。
该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项目购置建筑面积为3391.88平方米的厂房,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新增分子生物育种、稻米指标检测、功能稻米加工等设备约35台/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研发功能型水稻品种、功能稻米功能性指标检测、功能稻米产品开发等500次。
如果招标项目可以实际落实,核子集团可以通过一家农业科技公司,整合出一条从农产品生产到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服务于其名下的预制菜产业。
据红星资本局消息,因武汉核子农业目前并无公开联系方式,其致电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截至发稿暂未接通。
虽然张核子是否已有意入场预制菜行业分“蛋糕”的说法暂时还未得到官方回应,但从其布局方便食品商标上或可以窥见一二。
武汉核子农业积极践行“市场未动 商标先行”布局理念,给广大企业经营者打了样儿。我们建议,广大企业在企业发展规划中,应当适时将商标保护提上日程,有选择、针对性地为品牌发展做好前瞻性商标布局,防患于未然。
我国商标注册遵循“申请在先”原则,谁先一步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就有可能先一步拿下商标,申请人就可以先一步取得独占的排他性权利,其他任何人则不得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
注册商标不仅是一种保护策略,更是一种发展策略。注册商标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壮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确保企业能够高质量快速发展。因此,企业应意识到申请注册商标的必要性,及早落实好企业商标布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