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马航MH370事件即将在国内开庭,多方抢注MH370商标被驳
来源: | 作者:law-唐邦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 590天前 | 903 次浏览 | 分享到:
仍祈望官方能尽早给出一个能让遇难者家属信服的真相,给遇难者及家属有一个交代。

2014年3月8日,由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中国北京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消失在南印度洋海域,客机上共载有239名乘客,其中中国大陆153人,中国台湾1人。


调查搜救近1年后,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宣布,马航MH370航班失事,并推定机上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18年5月,搜寻工作宣布结束。同年7月,马来西亚政府公布共计822页的调查报告,表示仍无法确定航班失联的真正原因。

 

2018年11月底,MH370事件原调查团队正式解散,调查工作移交给马来西亚航空器事故调查局。

  

154名中国乘客的生命不幸终结于南印度洋,但他们的亲属从未放弃推动搜寻工作,并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正义。

 

从国内法院到国外法院,马航MH370航班失联乘客家属没有停下探寻真相的脚步,只不过,维权之路充满曲折和艰辛。

 

2017年11月20日开始,马航MH370航班失联乘客家属起诉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马来西亚国际航空有限公司、波音公司、罗尔斯—罗伊斯控股有限公司、安联保险集团等五家公司。

 

美国时间2017年12月19日,哥伦比亚地区法院召开听证会,站在被告席上的MH370制造商波音公司驳回了中国家属的全部诉讼请求。

 

美国法官并未宣布波音诉讼下一次的审理日期,其他4名被告尚不知何时进入正式的起诉程序。至此,迄今国际上对MH370的全部起诉都不了了之……

 

为何中国失联乘客家属在国外维权困难重重?其背后原因大概率是国外法院侧重点不同。

 

美国法院诉讼主要围绕飞机产品的质量问题展开,然而美国法院始终未能明确责任的实体为哪一方,最终采取了一切责任不予成立的裁定;马来西亚法院诉讼着重探讨责任和事故原因。但马来西亚法院只对本国公民家属做出了裁决,而中国家属几乎没有获得判决。

 

马航失事距今已近10年,国外诉讼迟迟未有结果,家属们只能寄希望于国内法院,如今终于等到法院正式开庭通知也算是一个好的开端。我们也希望此次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以告慰广大遇难者家属。

  

天眼查App显示,多个公司及自然人曾申请“MH370”“失联MH370”商标,申请人包括杭州某投资公司、广州某贸易公司、韶关某网络技术公司、自然人陈某某等,国际分类涉及广告销售、运输工具等,这些商标均申请于MH370客机失事事件之后,此后商标申请均被驳回,目前处于无效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也曾于2014年申请“MH370”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该商标申请于2015年被驳回,目前也处于无效状态。


马航MH370失事于失联乘客家属而言是一道难以言喻的伤疤,有人竟以戏谑的方式蹭马航MH370的热度,将马航MH370抢注为商标,此种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注册商标的初衷,也严重丧失对生命的怜悯敬畏之心。

 

或许马航MH370失事真相已经沉入深不见底的南印度洋海底,但无论如何,我们仍祈望官方能尽早给出一个能让遇难者家属信服的真相,给遇难者及家属有一个交代。



    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