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少林寺官方的一则情况通报引爆舆论。
据《通报》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捞钱、养情妇、生私生子……清规戒律和法律红线都成了一道可有可无的摆设。当罪证被一一罗列,那个被受人爱戴、敬仰的释永信也从少林寺住持变成了犯罪嫌疑人。
释永信,1965年生人,俗名刘应成。1981年16岁的释永信前往少林寺出家,师从释行正方丈,22岁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34岁升任少林寺方丈,成为少林寺建寺以来最年轻的方丈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少林寺的商业化进程,释永信还积极进行自我提升,获得了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拥有MBA学位的方丈。
有了这段经历后,释永信的商业嗅觉越发敏锐,“创业”路上更是一路开挂。在释永信的带领下,少林寺从一座没落破败的寺庙,一跃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宗教机构之一,每年的收入超十亿元。
在释永信的操盘下,少林寺商业化的任督二脉都已被打通,如今的少林寺已经拥有了一套成熟的“IP化”运营体系,其业务涵盖文化、餐饮、药品、服饰等多个领域,并且注册了800多个商标。
企查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截至7月27日,中国嵩山少林寺已申请989件商标,其中已注册的商标达831个,涉及珠宝、教育娱乐、服装鞋帽、方便食品、灯具、餐饮住宿等多个商品/服务类别。
在少林寺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释永信也和少林寺的商业化深度绑定。据媒体报道,释永信名下曾最多拥有18家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说其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都不为过。
在2022年因少林寺砸4.52亿元拿地招致广泛批判之后,释永信开始“低调”下来,逐步从少林寺商业版图中“撤退”。截至目前,其名下关联企业剩下10家,但其中一半已处于吊销或注销状态。
7月28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发布公告,少林寺住持释永信的所作所为性质十分恶劣,严重败坏了佛教界的声誉,损害了出家人的形象。根据有关规定,同意对释永信(俗名:刘应成)的戒牒予以注销。
一边是崇尚清修的佛门圣地,一边是纸醉金迷的商业王国,释永信割裂的“双重人生”背后,具体犯罪细节、涉案金额,以及私生子数量等更多细节还没有被披露。蹲一个官方后续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