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专利大棒”砸向中国车企!
据外媒报道,诺基亚通过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曼海姆分庭,起诉吉利集团及旗下极氪、领克、路特斯、smart四大品牌侵犯其蜂窝通信专利,案件波及吉利在欧洲18个国家的32家子公司。
据悉,涉案专利均属于蜂窝通信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SEP)。这些专利涉及4G/5G通信的关键技术,如前导序列分配、波束切换、无线承载切换等,是车辆实现4G/5G通信功能所必需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涉案专利为新能源车实现联网、导航、远程控制等功能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而吉利集团及其关联品牌目前还没有办法绕开这些技术,而要想使用专利就必须按照诺基亚制定的专利收费标准,需要支付一大笔专利费。
现下诺基亚采用“整车抽成”的收费模式,这无疑会大幅增加车企的造车成本。
以吉利为例,诺基亚通过专利许可平台Avanci向车企提供4G/5G专利授权,每辆车收费约49美元。以吉利2024年出口量计算,仅专利费年成本就超过2000万美元,若覆盖全球出口网络,总费用可能超过1亿美元。
对于诺基亚提起的诉讼,吉利方面表示:“我们尊重知识产权,也愿意支付合理自身合法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集团的遭遇并非个例,早前奔驰也曾被诺基亚起诉,最终以奔驰的妥协——每辆车向诺基亚支付15美元的4G专利许可费告结。不仅如此,OPPO、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在“出海”过程中也被诺基亚“围剿”,一度在海外市场被禁售。
了解诺基亚的朋友都知道,诺基亚手机业务一路下滑,最终被迫撤出了市场,但其却靠着名下持有的上万件专利实现了“躺赚”。
诺基亚依托过去十余年间沉淀的核心优势——从2G到5G的通信标准必要专利技术,再加上背后Avanci专利池的支撑,诺基亚频繁向多家企业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战果颇丰。
全球竞争时代,技术实力决定市场话语权。科技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必须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同时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其他企业的技术依赖,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规避“卡脖子”风险,避免因技术授权受限或知识产权纠纷陷入经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