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爱肥肠”、“李白洗鞋”、“薛涛茶艺楼”、“薛涛鱼鲜馆”……现代人假借历史名人做起了小生意,这让已经“躺平”上千年的“薛涛”和“李白”有点心累。
经查询,全国各地很多历史名人都被抢注了商标。截至目前,仅与“李白”相关商标申请就检索出1258件,其中还不乏“李白爱肥肠”等重口味商标。
令人震惊的还不止这些,有人在猪饲料、农药等商品上被冠上了“屈原”的商标、“汉高祖”也不知为何走到了台前,成为了某糕点的“带盐人”。
不仅如此,王阳明、杜甫、苏东坡、王羲之、李时珍、鲁班、曹操、周瑜等历史名人均被抢注,成为了申请注册商标的“富矿”资源。
那历史名人姓名能否被用来申请商标?答案是: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理论上是可行的。
从法律层面看,我国《商标法》并没有明文禁止历史名人姓名的商标注册和使用。
也就是说,申请人是可以把历史名人姓名申请注册为商标,但能否获得授权,需要商标审核部门来判定。
同时,企业即使在某商品或服务类别上,成功注册了历史名人姓名商标,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使用,不能为了搞噱头就无底线地蹭名人。
“薛涛茶艺馆”、“薛涛鱼鲜馆”在餐饮相关类别上注册了“薛涛”商标,且获得授权,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他们还是遭遇了市民投诉,质疑他们使用历史名人的名称。
为了平息市民的质疑声音,运营这两家店的背后公司还进行了正式答辩并出示了相关证明。
无独有偶,同样搭蹭了李白热度的“李白滇臊子米线”也遭到质疑,对此,该店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我们商标申请下来了,从法律层面是合规合法的。”
那在历史名人姓名商标注册后,使用范围有没有限制?
历史名人姓名商标注册成功后,只要合法合理使用,是没有限制的,理论上出现“李白餐馆”、“东坡餐厅”的情况也是合理的。
不过,随着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名人姓名商标的审查,现在用名人姓名注册商标要获得授权更难了,相关商标注册申请极易被审查部门以“具有不良社会影响”驳回。
在知识产权高速发展的今天,历史名人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注册热点。但如果,所有人都肆意申请注册名人商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此举对商标环境也是一种伤害。
在此,我们需要提示一下,商标权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即使申请人成功注册了商标,使用时也需要在法律框架以内,不能过度消费、刻意抹黑历史名人。
对于商家而言,使用一个耳熟能详的商标,的确能起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但即使要与名人攀上关系,应该端正“三观”,不盲目碰瓷,把历史情怀放心中,对历史名人多一份尊重,在品质上多下功夫。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注意审查,可以在审查阶段就驳回问题严重的商标申请,不给专打“擦边球”的商家钻空子的机会。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