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深汽车技术专家曾说:“人人都想做汽车,只是对各自的能力还需要掂量。若是赶不上,眼下这个窗口可能在未来3-5年内关闭。”
一语成谶,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已经在造车这件事情上打起了退堂鼓,大幅缩减了其未来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计划规模,并将该汽车的目标推出日期推迟至2026年。
另据悉,苹果不再计划发布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其原来想制造一辆没有方向盘和油门的自动驾驶汽车,现已加入方向盘和踏板。
造车是一个很时髦的话题,但也是一个烧钱的生意,玩得好直接起飞,玩不好一身灰!苹果公司的糟心事儿还远没有结束……
苹果公司不仅在汽车研发上遭遇困境,商标也被“偷家”:国内有人抢注“苹果汽车”、“APPLE CAR”商标。
经查,2021年6月8日,泉州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第35类上申请注册了一件“苹果汽车”商标,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后,该公司走了驳回复审程序,目前商标状态为“等待驳回复审”。
此外,“APPLE CAR”商标均已被抢注,申请者为自然人林某某和王某某,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广告销售、餐饮住宿等。
其中林某某共申请注册了30件商标,最早申请商标是在2004年3月29日,目前多件“APPLE CAR”商标已完成注册。
对此,不少网友也是表示,库克这一波要哭晕在厕所。
有网友提出,苹果汽车能否可以参照“iWatch”的取名方式,把“APPLE CAR”更名为“iCar”?
检索发现,奇瑞早在2004年就已经注册了“iCar”的商标,奇瑞已经发函告知苹果公司,停止在中国境内使用“iCar”相关标识。
在中国,“iCar”不是苹果的,而是奇瑞的!在这个背景下,苹果汽车大概率已无缘“iCar”标识。
事实上,这并非苹果公司首次因为商标遭抢注,导致业务开展受阻。
早前,因为“AirPower”商标被其他公司抢注,苹果公司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和对方周旋,想要拿回商标权,进而导致AirPower发布会推迟了许多。
苹果多年前还曾因为商标吃了不少亏,先是花费800万美元购买“i phone”商标,又在2014年斥巨资6000万美元解决“IPAD”商标纠纷。
苹果作为全球知名的品牌,它的商标有很大的商业价值,或许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才抢注“苹果汽车”相关商标,想要借此获利。
当然,苹果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被盯上的企业。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在商标品牌方面没有做足准备,很可能栽跟头,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
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知名企业都应提高自身商标保护意识,从注册、防御、使用、监控、续展每个节点全流程跟进、维护自家商标。
此外,企业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充分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布局,从实际规划出发,充分留出拓展空间,做到未雨绸缪,减少因为自身差错而出现商标布局失误,对企业的前程和未来带来不利影响。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