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月饼销售市场日渐火爆,月饼种类花样百出。朋友圈里卖月饼,私人渠道卖月饼......网购新趋势,为消费者提供诸多便利和便宜。但是,也有不少不法分子动起歪心思,生产销售假冒品牌的月饼,牟取暴利,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些食品安全隐患。
近日,湖南省有群众举报称有人生产某知名品牌假冒月饼。接到线索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迅速开展侦查工作。经走访调查发现,“假月饼”均来自于高塘岭街道一处偏僻的平房院内。经商标注册人现场鉴定,这些都是“假月饼”。民警现场将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查扣16箱“假月饼”及大量印有假商标的油皮包装纸。
经审讯,今年8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杨某东和凌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生产假冒某知名品牌月饼,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宣传销售,涉案金额20余万元。目前,杨某东、凌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与此同时,广东广州海珠警方近日也侦破一起制售假冒品牌月饼案。据了解,为了掩人耳目,王某等人将制作好的散装月饼运往一外地窝点,由李某等人对散装月饼进行入盒包装,同时将假冒品牌月饼在网络平台上以正品2折的低价进行售卖。最终,警方抓获以王某为首的制售假团伙犯罪嫌疑人20名,捣毁生产、仓储及销售窝点4个,查获假冒品牌月饼成品2万余盒、散装月饼2万余个,以及大量假冒品牌月饼包装材料和防伪标签,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穿着名牌“马甲”吸引消费者,内里却是滥竽充数。没有健康证,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更无法提供该品牌注册商标持有人的授权证明材料,这属于典型的黑作坊。
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它不仅代表了品牌的身份和价值,还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和不道德的企业选择假冒注册商标,这不仅对合法商家构成威胁,还对消费者和整个社会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假冒注册商标往往伴随着劣质、不安全的产品。消费者可能因购买到假冒产品而受到身体伤害或财产损失。打击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是保护合法市场秩序和维护社会公平竞争的重要举措。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贪小便宜,因小失大;作为注册商标所有人,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有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不要窃喜,要知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