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商标年入13亿,“贴牌之王”南极人被强执近260万,发生了什么
来源: | 作者:law-唐邦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 580天前 | 801 次浏览 | 分享到:
深陷商标侵权纠纷,南极电商靠“贴牌生意”躺着赚钱的好日子要结束了?

南极电商深陷商标侵权纠纷,靠“贴牌生意”躺着赚钱的好日子要结束了?


据了解,南极电商前身为南极人,成立于1998年,以产销一体化自营模式,成立仅4个月就创造了1个亿的销售额。其后十年间,南极人牵手多位一线明星,将“南极人不怕冷”这句广告语送入千家万户,南极人的品牌知名度在全国打响。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冲击纺织服装业,南极人保暖内衣业务销售额大幅下滑,南极人不得不“断臂求生”:剥离生产和销售两个重资产环节,只保留了“南极人”品牌,开启品牌授权商业模式。


彼时,“南极人”品牌有着极强的商业号召力,吸引无数商家纷至沓来。一时间,南极人靠着“贴牌生意”过得风生水起。


2015年,南极人更名为“南极电商”,并于当年底完成了借壳上市。


日用品、服饰、户外运动、食品……只要人们能够想到的,南极人品牌几乎都会涉猎。也正是靠着卖“南极人”吊牌,南极电商这几年可以说是躺着赚钱,成为A股有名的“吊牌之王”。


此后数年,南极电商公司营收&净利持续、快速增长。据2019年年报显示,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收入近12.4亿元,同比增长31.76%,毛利率达93.36%。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收入近6500万元,同比增长1.68%。


一年时间,品牌授权相关营收合计约为13亿元,试问靠着“卖商标”年入13亿,谁看了不眼红。


截止目前,南极电商(上海)有限公司(南极电商百分百持股)名下共申请注册了“南极人”中英文商标数百件,指定使用在多个商品、服务类别上,目前多数商标已被核准注册。


可以说,之所以“万物皆可南极人”,是依仗其背后布局了大量的商标来做支撑。


好景不长,营利在2020年触顶后出现了下滑,2022年南极电商出现首度亏损,且亏损一直持续到今年仍未得到扭转。


据南极电商2023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归属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上半年营业收入总计完成13.12亿元,同比下降25.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4亿元,同比下降69.40%。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南极电商“贴牌生意”的赚钱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但其仍占据公司营收的大头,维持了惊人的97.06%的高毛利率。


南极电商难得顺遂,南极电商授权品牌频频出现在官方抽检黑名单中。从蚕丝被、内衣、棉服、冲锋衣到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均有标牌为“南极人”的产品上黑榜,遭到消费者轮番吐槽、投诉。


不只是产品质量问题,2019年以来,南极电商还涉及多起与国内明星间的“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另外,南极电商还涉及侵害商标权纠纷、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肖像权纠纷、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等多起案件。


不仅如此,南极电商等公司近日又再被曝新增一则执行人信息。


据官方公示,南极电商、南极电商(上海)有限公司、福建*澳纸业有限公司、泉州市*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为259.9550万元,涉及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执行法院为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无法预先知道未来的发展形势,也无法知晓未来将会面临何种经营局面。前路未卜,企业只能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路,做好商标布局和防御工作,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以期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守住一方土地。



    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