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鬼”下重手!南孚电池陷维权困局:9个月起诉340次
来源: | 作者:law-唐邦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 12天前 | 98 次浏览 | 分享到:
9个月起诉340次!南孚对“李鬼”下“狠手”!

9个月起诉340次!南孚对“李鬼”下“狠手”!

近日,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原告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下称南孚公司)——中国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福建省重点企业。

今年5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曾审理过一起类似案件:商户陈某在其经营的某电商平台店铺内,销售假冒“南孚”品牌的电池。法院最终判决,陈某向南孚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共计5.8万元。

近年来,南孚公司一直深受商标侵权困扰,不仅严重压缩了南孚品牌电池的市场份额,也对企业历经数十年积累的品牌信誉带来了冲击。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南孚公司不得不频繁提起侵害商标权诉讼。

据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截至9月29日,涉及南孚公司的开庭公告已有335则,且案由多为“侵害商标权纠纷”,最晚开庭日期已排到今年的11月份。

公开资料显示,南孚公司成立于1988年,1991年注册了“南孚”商标。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推广,“南孚”商标、南孚品牌电池以及南孚公司在业内都具有了比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随着南孚电池的品牌知名度持续攀升,各类让人头疼的“麻烦事”也纷纷找上门来。

根据公开信息,2023年7月1日,深圳市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新南孚”商标,指定使用于第9类“耳机; 遥控装置; 集成电路模块; 报警器; 太阳能电池; 可充电电池”等商品上。2024年1月6日,“新南孚”商标初审公告。

南孚公司在初审公告期内提出异议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因被异议商标摹仿异议人具有一定知名度且曾被认定驰名商标的“南孚”商标,易误导公众并损害异议人利益,最终决定不予注册。

9个月内发起超300次诉讼,南孚公司高频维权动作,暴露的不只是单一企业的商标保护诉求,更折射出企业在品牌商标维权中的普遍困境。

我们建议企业经营者应具有商标保护全局意识,尽可能覆盖核心业务类别及上下游关联类别,同时如果企业有多元化发展规划,还可以考虑全类注册(覆盖45个类别),彻底杜绝他人在其他类别抢注。

此外,各位经营者还应树立商标战略意识,通过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或是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代理机构,对自身商标进行动态监测,提前规避商标权益受损的隐患。如遇侵权纠纷,企业应积极应对,借助内部知识产权团队的力量或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尽早化解纠纷,将品牌损失降至最低。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