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密码支付、指纹支付、“刷脸”支付后,“刷掌”支付也来了,泰裤辣!
5月21日,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正式上线“刷掌”乘车服务。乘客注册开通“刷掌”乘车服务后,即可在该条地铁线路“刷掌”过闸乘车。
据官方介绍,“刷掌”过闸乘车从多个角度优化乘客的乘车体验:“刷掌”过闸属于非接触式过闸,卫生且安全;刷掌过闸可保证在忘带实体卡、手机没电等情况也能乘坐地铁。
“刷掌”支付,有手就行,科幻电影里脑洞大开的未来世界,已照进了现实!
对此,网友纷纷调侃:“挥手说我不要,然后就把钱扣走了”、“这下是真的要‘剁手’了”、“有些手,刷着刷着一套房没了”……
“刷掌”支付读取的则是掌心血管纹路,能够避免暴露在外以及被复制伪造。相比“刷脸”支付,“刷掌”支付在精准度以及安全系数上都更胜一筹。
从技术研发到产品测试再到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布局,腾讯公司为推出“刷掌”支付已经筹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2021年8月,腾讯公司就曾透露过,其计划通过“刷脸”支付设备来完成“刷掌”验证。彼时的方案描述称,这是国内首个支持在刷脸支付设备上进行刷掌支付的应用。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从2022年3月开始,腾讯公司申请了多件与“刷掌”支付相关的“刷掌设备”专利,截止目前,这些专利均已获得授权。
经查询,2022年8月,腾讯公司申请多件“微信刷掌支付”、“微信刷掌”、“微信刷掌服务”、“WEPALM”商标,国际分类包括广告销售、金融物管、通讯服务等,目前这些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2022年10月,“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上线,账号主体为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官方介绍为“伸手感应,识别支付”。
2023年3月,腾讯公司又补充申请了一批“微信刷掌”商标,目前这批商标状态同样为“等待实质审查”。
在这期间,腾讯公司也曾在小范围的进行测试,即用户可以在“刷脸”支付设备上先行体验“刷掌”支付。
当时外界对“刷掌”支付表现出了极大兴趣,腾讯公司火速出来“辟谣”:内部“技术预研”,目前没有应用计划。
2023年5月21日,微信“刷掌支付”服务接入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乘客“刷掌”即可坐地铁。
按照设想,“微信刷掌”除了要运用到交通场景外,后期还会紧跟用户需求,逐步应用于办公、校园、健身、零售、餐饮等领域。
“刷掌”支付已接入大众生活,不日将成为主流支付方式。用户在享受“刷掌”支付带来的便捷时,也需增强识别和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守护好“钱袋子”安全。
腾讯公司为保证“刷掌”支付的顺利落地,提前进行商标、专利等布局也告诉我们各大企业要强化商标先行意识,在新产品上线前,提前做好知识产权规划,不让恶意抢注者“有机可乘”。